根據《家庭暴力防治法》規定,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間對其他成員施以身體、心理或經濟上的侵害行為,這些行為包括騷擾、控制、脅迫或其他不法行為,並對受害者造成身心上的傷害或恐懼。
在《家庭暴力防治法》下,家庭成員包括下列人士及其未成年子女:
1.配偶或前配偶。
2.目前或曾有同居關係者,或家長、家屬之間的關係者。
3.現存或曾為直系血親或直系姻親者。
4.現存或曾為四親等以內的旁系血親或旁系姻親者。
《家庭暴力防治法》規定的家暴行為範圍相當廣泛,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行為:
• 身體暴力:如毆打、推搡、掐脖等造成身體傷害的行為。
• 精神暴力:包括言語侮辱、威脅、羞辱、操控或恐嚇,使受害者感受到恐懼、焦慮或自尊心受損。
• 性暴力:強迫性行為、性侵或以權力威脅等方式對受害者進行性侵害。
• 經濟暴力:限制或控制家庭成員的經濟自由,譬如掌控所有財務、剝奪基本生活需求或對家庭成員的支出進行過度控制。
• 其他不法侵害行為:例如持續跟蹤、監控,或以任何手段使受害者感到持續的威脅或心理恐懼。
1.立即報警處理:若遭受家庭暴力,應立即撥打110報警,警察將依法律規定提供緊急保護,並對施暴者採取相應措施。報警後,警方將進行現場調查並根據情況作出處置。
2.聯繫家暴防治機構:受害人可撥打113聯絡家暴防治中心,該機構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及心理援助,並協助受害者安全撤離危險情境。
3.保留證據及就醫處理:受害人應盡量保留所有可能的證據,如錄音、錄影或拍攝傷勢照片。此外,應儘早就醫並索取醫療證明或驗傷單,這些醫療紀錄可作為未來法律程序中的重要證據。
4.聲請保護令:受害人可向法院提出保護令的聲請,法院會根據案件的嚴重性及受害人的需求,發出緊急保護令或臨時保護令,確保受害者在法律框架下獲得適當的保護措施。保護令的聲請流程和具體步驟會依案件的不同而有所調整。
在面對家庭暴力時,法律專業的協助對受害者至關重要,專業律師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與支援,幫助受害者理解自身的權利,並有效地運用法律途徑爭取保護。如有疑問或需要法律協助,歡迎隨時聯繫我們的專業法律團隊,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協助。